当前位置: 主页 > 知识热点 > 扩张型心肌病 >

扩张型心肌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快速问诊,心肌病专家与您一对一交流

微信号:kxb1203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特点是以左心室(多数)或右心室有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以往曾被称为充血性心肌病。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约20%的DCM患者有心肌病的家族史。

  扩张型心肌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DCM大多数是散发疾病。近十余年研究证实,DCM的发生与持续性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以病毒感染,尤其是柯萨奇B病毒引发病毒性心肌炎最终转化为DCM关系最为密切,认为病毒持续感染对心肌组织的持续损害、诱导免疫介导心肌损害可能是重要致病原因与发病机理,抗心肌抗体如抗ANT抗体、抗βl受体抗体、抗肌球蛋白重链(MHC)抗体和抗胆碱-2(M2)受体抗体等被公认为是免疫学标志物[20]。仍然有一些DCM患者心肌病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

  DCM常呈现家族性发病趋势。不同的基因产生突变和同一基因的不同突变都可以引起DCM并伴随不同的临床表型,发病可能与环境因素和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到目前为止,在DCM的家系中采用候选基因筛查和连锁分析策略已定位了26个染色体位点与该病相关,并从中成功找出22个致病基因[21]。研究表明,不伴有传导障碍和(或)骨骼肌病变的致病基因通常定位于1q32(肌钙蛋白T),2q31(肌联蛋白),2q35(结蛋白),4q12(β-肌糖蛋白),5q33(δ-肌糖蛋白),9q13-22、10q21-23、14q11(β-肌球蛋白重链),15q2(α-原肌球蛋白),15q14(肌动蛋白);而伴传导障碍的绝大多数与定位于1q21的核纤层蛋白基因(lamin A/C),伴随骨骼肌病变的通常是Ⅹ染色体连锁的遗传方式,由定位于Ⅹ染色体的Xp21的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dystrophin)及Xq28的tafazzin基因缺陷所致。其心肌病的明显症状是DCM的心腔扩大,以左室扩大为主,心肌细胞减少、间质增生、心内膜增厚及纤维化,常有附壁血栓形成。心肌纤维化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收缩期末容积增大,舒张期末压增高,静脉系统淤血,晚期出现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心肌纤维化病变累及传导系统,常合并各种类型心律失常。

上一篇:预防扩张型心肌病的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什么因素导致的扩张型心肌病呢?

领域权威专家坐诊
打破久治不愈的困惑
贾江俊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贾江俊,男,心血管病专家,主任医师,从医35年,现为石家庄市长兴医院心肌病科主任,并分管心血管病区、门诊医疗......[全文]

主治范围

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衰竭,心肌炎学术研究方向:中药、调节自身免疫、分解心肌纤维化、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研究。......

疑难病研究与治疗
中西结合-成熟独特治疗体系

贾江俊教授从医38年,致力于扩张型心肌病多年临床研究,遵循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机理、发明"心肌细胞修复法"中医治疗手段、该新的治疗方法、调节免疫紊乱机制、阻断由于免疫机制紊乱导致的心肌损害、分解心肌细胞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从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机制源头上进行治疗,通过一例例患者治疗后,缩小心脏、纠正心衰临床验证,改变了目前常规治疗手段大心脏不能缩小医学难题。

  • 心肌细胞修复疗法第一大创新 1、调节自身免疫机制,阻断心肌免疫变态反应导致的心肌持续性损害,通过研究表明,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持续性损害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直接关系,淋巴细胞增多,此种细胞对心肌细胞致敏,引起免疫反应并致心肌细胞持续损害,阻断免疫...

  • 心肌细胞修复疗法第二大创新 2、分解心肌纤维化病理改变,消除过度增生纤维化病灶,西医对扩张型心肌病、病理认识的非常清楚,只是在治疗上是空白,心肌纤维化病灶形成机理:病毒感染或是免疫紊乱—心肌损害—心肌细胞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填补坏死组织—过度增生...

  • 心肌细胞修复疗法第三大创新 3、心肌细胞修复疗法中医组方形成是通过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中医辨证以及西医对本病发病机理、病理改变充分认识后,筛选针对心肌纤维化病灶和调节自身免疫紊乱中医成分,治疗目的更为明确,扩张型心肌病病因与病毒感染...

我院开展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疑难病研究与治疗,中医心肌病科,以贾江俊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领域,运用中西医结合,已经有了成熟、独特治疗体系,在国内外在治疗该病享有较高的威望。

全程病例分析
独特疗法破解扩心病的密码
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表达感激之情

网站首页| 权威专家| 特色疗法| 来源路线

医院地址:石家庄桥西区中山西路长兴街12号

冀ICP123456789号